对《寻找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的一点看法 - 有思有想 - 东东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8 次) 时间:2002-01-28 00:09:43 来源:东东 (tanser) 原创-IT

看了这篇文章后,的确启发很大,文章中很强调一点:对于上司下达的命令坚决执行,并且要马上执行。我并不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有时候很多东西能拖就拖,这样子不仅没有把东西做好,而且长此下去就养成了不良习惯。我很佩服罗文,佩服他的勇敢,更佩服他的坚决。
不过佩服还佩服,当中我也是有一点自己的看法:1.做为公司的员工,一定要有比较强的分析辨别能力。文章中有一句话很重要:“老板(自己上司)吩咐的事情一定要记得做到”,但是,是不是上司吩咐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去做到呢?这里就涉及到员工的分析能力了。记得“世纪大笑话”——文革就是由于大家过于崇拜毛泽东,三个“凡是”搞得天翻地覆。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领导阶层要仔细审订重大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因为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都有一种甘于被领导的惰性(就是甘心寄人篱下,而不愿自立更新),这样更加显得领导阶层对一切决策的关键作用;作为员工,自己也要注重分析辨别能力,并不是所有上司说的都是正确的,对于一些我们认为不合理的决策,要通过认真调查、分析,大胆对领导阶层提出,最好附上整改方案,这样我才认为是尽到了作为公司一员的职责。2.这里我引入一个概念:PDCA循环!何谓PDCA循环?先解释一下PDCA:P=Plan(计划),D=Do(做,执行),C=Check(检查,反思),A=Action(进行修改、记录)。如果做每一件事情都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渐渐形成一个循环,不断地PDCA下去,这样事情一定会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完善走向成功!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每一个项目,首先要做出计划;然后参与人员实施、执行;另外设立一个监督部门(也不一定要特地组织这样的部门,每一个成员都有监督的义务,不过在制度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最好由总监负责)对这些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最后测试项目的时候,参与人员与监督总监一起对项目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可能大家看到这里会想:其实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的,你不是在说废话吗?对,没错,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不过我发现每一次的项目在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员对项目的具体要求不了解(有时还包括总监自己也不了解),这样导致了工作效率的滞后、怠慢,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出现呢?我认为很关键的是:我们没有对每一个项目完成后进行记录。记录些什么?记录下我们在完成这个项目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这里的困难包括技术上的困难,也包括对项目认知方面的困难)。我们的PDCA循环不成立,缺少了记录的过程(其实也是缺少了反思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做完一个项目就万事大吉,其实我们错过了许多改进自己的机会!我们都说要培训,培训员工的技术是次要的,关键是培训员工的意识。什么意识?分析辨别的意识、反思自身得失的意识……还有很多很多。
这两天我去上了一个培训课程:ISO9001:200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从中学到了许多,我就结合了一些实际情况,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其实还有很多想法,不过一瞬即逝,没有抓住错过了。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在吹,可能没有多大用途,不过还是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启示,一点点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