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了家电柜台:准备跳水? - 家电评说 - 屈晓燕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8 次) 时间:2002-01-20 14:58:12 来源:屈晓燕 (屈晓燕) 转载

手机上了家电柜台:准备跳水?

2001/07/11-11:07 (中国企业报/屈晓燕)

手机一旦进了家电的门,会不会也像彩电、空调一样开打价格战?

  堪称产品市场晴雨表的京城手机市场近日突然杀入一批黑客。苏宁、国美、大中这几家家电销售业的领袖,已将眼光瞄向手机市场。在山雨欲来之势下,业界对这些电器经销商所为纷纷嘀咕:他们怎么同时看好手机市场?手机一旦进了家电的门,会不会也像彩电、空调一样开打价格战?尤其在国美老总张志铭“半年内不要利润”的豪言壮语出口后,整个行业更加不安,担心家电连锁销售业将“血洗手机市场”,手机也来个跳水比赛。  
  对此,不管别人怎么猜想,怎么担心,这几家巨头却各有说法。  
  北京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彬坚定地说“手机跳水不容易”,他认为手机代理商们对市场价格的调整比家电的规范,另外,只单独经营手机,没有网络运营商的支持,利润空间不会很大,手机想跳水不容易。  
  大中电器城副总经理吕德明则说,手机的价格与别的家电不同。手机的流通渠道是从厂家——代理商——供销商——零售商,厂家不会因销售额的大小对价格做相应变动,因此电器城里的手机与专卖店的手机价格不会相差多少。  
  国美电器为销售手机,在一个月前专门设立通讯业务部,刚刚上任的部长范晓军说:“手机降价跟国美的介入没多大关系。电器商城的手机进货渠道跟专卖店的基本一样,所以价格也不会相差悬殊。我们进入这一行业,就会遵守这行的规则,不会首先挑起事端。”他说在国美还未介入手机市场前,手机市场并不是风平浪静,各大专卖店都在搞价格促销。但他不否认国美的介入对“行业会有影响”。他告诉记者,国美现在采取“半年不要利润”的销售方式,旨在占有市场,但不存在赔钱卖手机的情况,只是会放弃盈利。  
  据了解,国美目前的手机进货渠道为一级、二级代理商,并不像做家电那样直接从厂家进货,再加上进货量不大,所以在价格上并没有优势。同时,刚刚入门的国美、大中等缺乏网络运营商的支持,在入网费方面的价格相对较高。受这些因素的限制,擅打价格牌的国美在短时间内难以施展长技,所以只能说“放弃盈利”,当然是不会动用家电的老本为手机打价格战的。  
  这与家电销售不同,既然价格上无优势,苏宁、国美、大中为什么要进入手机市场呢?  
  北京苏宁的任彬总经理对记者说,在家电连锁领域苏宁是最早进入手机市场的,早在2000年8月,苏宁就开始展开手机业务,而且在南京做的相当好。他说这是“公司内部要求所有分公司都要有手机专柜,而且西安、合肥都卖得很好。所以在北京也要尝试,事实证明,这尝试很成功。刘家窑店每天销量在10—20多部”。今年4月份,北京苏宁刘家窑店手机专柜出现,早于国美,稍晚于大中。任彬说这是适应市场的一种表现。

  大中也承认这点,并且还说,这是顾客有需求,商场才考虑上手机。最近大中还推出购买6000元以上的手机,送900元代金券,此代金券可继续在大中电器城购买其他电器。副总经理吕德明对自己的销售方式比较满意,他告诉记者大中凭两点吸引顾客,“一是做家电打出的信誉度,二是促销的优惠价”。他说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增大手机的销量,而且对别的电器也是个促销。从4月以来,大中每天每店的手机销量在20台左右。  
  国美的范晓军说,之所以选择手机业务,一是为了增加家电专营的营业项目,二是顺应国际市场趋势,因为在国外基本上没有手机专卖店,都是大型综合电器城在销售手机。据介绍,国美从5月份开始卖手机以来,在全国50多家店中,已有30家左右在销售手机,而且都集中在京、津、沪、川、豫等地。平均每天每店销售10—15部手机,预计下半年能够完成10万部的销量。 
  其实这些原因只是他们介入手机市场的表面现象,真正让家电巨头动心的还是手机市场的利润。苏宁、国美都认为,虽然错过了手机利润的最高时期,但目前国内手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加上产品更新换代又快,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价格的降低,微薄的利润已不能维持目前专卖店的经营模式。国美的范晓军认为家电连锁商城卖手机,有两大好处,一是不必要去专门开店付房租,二是利率产生点比较高。至于以后,只有规模大的专卖店还可以做一做,小的就会被整合。现在专卖店还会存在,这是厂家的一种运作方式,也是专卖店正在劲头上,还不会马上消失。  
  另外,这三家在谈及介入手机市场时,都提到要“借电器市场的优势”:巨大的客户群体,能有效地实现规模效应,全国连锁优势更可以在此体现;良好的品牌认知度,顾客看好专业知名电器市场的信誉和服务优势。他们相信,大量小规模的专卖店会被淘汰,随着家电连锁销量的增加,进货成本可进一步下降,再得到网络运营商,如中国移动或联通的支持,家电商城的优势便可得到发挥。  
  家电经销商的介入,业界认为目前对整个行业影响不会很大。因为时间不长,规模也不够。中复电讯的一位负责人说,她觉得对中复不会有影响,因为中复有10多年的历史,又有网络运营商的支持。但她没有否认,形成规模后的家电城里的手机,对她们是一个威胁。  
  业界人士认为,家电经销商入驻手机市场,这对传统的手机分销体系也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手机是“一级代理——二级代理——零售商”的传统分销模式,零售商必须从代理商处进货。  
  家电经销商形成规模后,必然不再满足被代理商制约的地位,他们希望压缩产品从厂家到市场的中间环节,这样自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和降价空间。而且作为大的零售商也具备从厂家直接进货的能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的零售商以其资金实力可以买断某型号手机的库存,可以随意升降价格。
  家电经销商能否在手机市场上叱咤风云,为中国手机市场带来一场新变革,消费者在期待着。输入需要设置字体大小的文本